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孔宙碑

孔宙碑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全稱《漢泰山都尉孔宙碑》。東漢延熹七年(164)七月立。在山東曲阜孔廟。據淸王昶《金石萃編》記:“碑竪七尺三寸,廣四尺。”隷書。碑陽十五行,行二十八字,額陽文篆書二行十字,“有漢泰山都尉孔君之碑”。碑陰三列,上二列各二十一行,下列二十行,上題“門生故吏名”五篆書。孔宙爲孔子十九世孫。此碑宋時已著錄很多。傳世搨本可信者最早爲明搨本,第九行“凡百邛高”之“高”字完好。文物出版社、台灣大衆書局有影印本《漢孔宙碑》。《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1)收入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搨本。

【集评】:

    淸萬經評其書云:“規矩整齊,一筆不苟,而姿態却自橫溢,有《卒史》之雄健而去其板重;化《韓敕》之方幅而有其淸眞。”朱竹垞評云:“《孔宙碑》屬流麗一派,書法縱逸飛動,神趣高妙。”孫承澤《庚子消夏記》:“字法古逸,尙有分體,漢石之佳者。”康有爲《廣藝舟雙楫》:“《孔宙》、《曹全》是一家眷屬,皆以風神逸宕勝。《孔宙》用筆旁出逶迤,極其勢而去,如不欲還。”“《孔宙碑陰》筆意渾古,若人以爲如‘蟄蟲盤屈,深冬自衞,,眞善爲譬者。”楊守敬跋此碑云:“波撆並出,八分正宗,無一字不飛動,仍無一字不規矩,視《楊孟文頌》之開闔動宕,不拘於格者又不同矣。然皆各極其妙,末易軒輕也。碑陰亦淳厚。”

【赏析】:

    

    孔宙碑的用筆雖然也很講究,但基本上還是筆毫平放,輕重起伏的變化較少。它的動人之處,在於規矩中見飛動的筆姿,嚴謹中見舒展的結體。此二者是孔宙碑的特點。收到這種藝術效果的手段,一是筆意的內含與外招處理得當,二是每一字中都安排了一、二筆關鍵性的大筆畫,將收斂的筆勢拓開出去。這樣,一方面將主筆畫突出得流利瀟灑,另一方面造成了內緊外舒的結體性格,使人覺得旣緊凑而又舒展。楊守敬說:孔宙碑“無一字不飛動,仍無一字不規矩,視《楊孟文頌》之開闔動宕,不拘於格者又不同矣”。所謂不同,就是孔宙碑的舒展是嚴謹中的舒展,飛動是規矩中的飛動。而《楊孟文頌》之開闔動宕,沒有嚴謹與規矩的襯托,它的特點是樸實野逸的飛動,是自然之美。

    書法的美,是線條間對比與和諧的美。這種美的創造,說得簡單一些,就是線條之間矛盾對立與統一關係的處理,例如輕與重、粗與細、張與合、伸與斂……等等。“統一”得恰當,便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則,要麼失去平衡,要麼失之於平庸。在這一點上,孔宙碑是成功的。局限之處是,過份的精雕細鑿,“鑿”去了素樸之氣,失掉了自然之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張壽碑

下一篇:鮮于璜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