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公主墓誌
【简介】:
唐·虞世南書。時在貞觀十年(636)。今傳爲舊摹本。紙本。行書。十八行,共二百二十字。26.3×39.5cm。現藏上海博物館。宋《宣和書譜》、米芾《書史》、周密《雲烟過眼錄》等著錄。上海有正書局、上海書畫出版社有影印本。
【集评】:
明文徵明《甫田集》:“米元章嘗見之。元初在郭祐之處,後不知所在,亦不知何年入石。按元章云:‘予臨《汝南帖》,浙中好事者以爲眞刻石。今觀此刻,字勢長而肥,頗類米筆。……蓋米喜臨晉唐書,往往逼眞。而一時題記多略不錄,况此帖世無別本,必米迹也。”明王世貞《弇州山人稿》:“昔人於永興率更書俱登品神妙間,而往往左袒永興,余初不服之,以虞之肉似未勝歐骨,蓋謂正書也。晚得永興《汝南公主誌銘草》一閱,見其蕭散虛和、風流姿態種種,有筆外意,高可以並《蘭亭詩叙》治頭眩方,早亦在《枯樹》上游,則非鄱陽薄冷險筆所能並駕矣。”淸張廷濟《淸儀閣題跋》:“晚得《汝南公主銘》,見其蕭散虛和,風流姿態種種,有筆外意。高可以入室《蘭亭詩叙》,近亦居《枯樹》上游,則非鄱陽薄冷險筆所能並駕矣。”
【赏析】:
《汝南公主墓誌銘》是目前流傳下來虞世南的唯一墨迹,是虞世南晚年的代表作。由於米芾的用筆與之相近,有人認爲是米芾的臨本。但從書法作品本身來看,流美虛和,秀麗灑脫,幾可以與《蘭亭叙》比美,仍不失爲一件傳世的珍品。
虞世南早年學書得到智永禪師的傳授,繼承了二王傳統。這幅作品的主要特色是秀麗、自然。用筆圓轉遒勁,如抽刀斷水,纖細勁利;橫畫稍爲粗重,筆道渾潤厚實;堅書寫得平直纖勁,秀逸多姿。或藏或露,或正或斜,隨勢生發,不可端倪。再如框形結構的左右兩竪,有的採取相向合抱之勢以示寬博;有的採取相背束腰之勢以示緊密。這種用筆多變,筆勢圓活,以及轉折的絞轉用筆與“箴”“成”等字的戈法,都與《蘭亭》筆法相近。
其次在結構上,通篇都講究欹正相生。如第五行的“能、聰、頴”三字都是以欹反正取勢;第四行的“木”“天”等字,縮其撇,伸其捺;第六行的“史”“容”等字,擒其左,縱其右;第一行的“故”“汝”“誌”,俯左仰右,這些欹正對比,擒縱變化,使人生發一種恣肆瀟灑的審美感受。
同時,在章法上,字形或偏或長,或大或小,筆畫忽粗忽細,忽潤忽燥,字的位置忽左忽右,字距忽緊忽松;行氣忽滯忽暢,這些自然錯落的變化,給人以瀟灑自如的韻律感。另外,在整體佈局上,前面數行疏朗,後面數行茂密。這種行距不等與行勢偏斜,每行字不依中軸垂直而下等寫法,都是“二王”書法尙自然、主風韻的主要特點,作品正是在這方面繼承了晉人書法的精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