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婁壽碑

婁壽碑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全稱《漢玄儒先生婁壽碑》。東漢熹平二年(174)正月立。石舊在湖北襄陽光化縣,久佚。隷書。額篆書“玄儒婁先生碑”六字。傳世可信搨本爲明華夏眞賞齋宋搨本,缺首數頁,自“營以祿”起,有明豐道生及淸多人題跋。山東濟寧有重刻本及其它翻刻本。

【集评】:

    明豐道生跋無錫華氏本云:“此刻與《禮器》、《張遷》等碑筆法相似。”淸王澍跋此碑:“前人論隷書之方勁古拙,斬釘截鐵,自谷口出而漢法大壞,不可不急以此種救之。碑在漢隷中爲方整,與《韓仁銘》正相似,已開唐隷之先,待出唐人手時結構更精密耳。”康有爲《廣藝舟雙楫》:“《婁壽碑》與《禮器》、《張遷》豐茂相似。”楊守敬《平碑記》:“或以之比《禮器》、《曹全》、謂之‘三絕’。”

【赏析】:

    成熟時期的東漢隷書碑極多,各自的風格也比較鮮明,但又都有一個共通的問題:用筆比較單調,結體又趨於整齊。《婁壽碑》却於此處透出些許新的消息。

    此碑妙處在於,用筆沒有拘泥於一般粗細與方圓,橫劃長短相襯托,使長橫輕曳,如行人平視天地相交處的一線,起伏若動;重竪澀掣,頗不負“屋漏痕”之喩;捺脚往往不輕迅出筆,緩緩拖迤,似離別之際有欲訴未訴之情,含蓄其中。在結體上也沒有常格,大小輕重一應自然,合體字益見情趣,每每左右各具情態,不強以合作,合起則顧盼多情,動勢躍然。不刻意追求整合與裝飾性,在漢碑裏並不多見,《張遷》樸厚,《禮器》肅超,其筆法和結字或一味方重,或極力淸正,均相對單一。《婁壽碑》的風格正是近期隷書所着力追求的。

    古代碑刻,都是爲記事載德而立,正而八經,因而一定程度上就難以體現作者的書法意識;也許書作者確實無心追求什麼,但面對客觀存在,我們却在此碑的字裏行間依稀感覺到一種下意識的抒情欲望:作者似乎想要表現什麼,却又說不淸楚。從其筆迹中不難忖度,書法形象有時若有所思,棲遲徘徊,或者說有點憂鬱,一種黃昏時淡淡的憂鬱,而碑面經風雨浸潰的斑駁之痕,則給這種憂鬱抹上一層濕迷的氣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熹平殘碑

下一篇:耿勳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