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彪碑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全稱《漢博陵太守孔彪碑》。東漢建寧四年(171)七月立。碑在山東曲阜孔廟。據淸王昶《金石萃編》記:“碑高一丈四寸、廣三尺五寸。”隷書。碑陽十八行,行四十五字:碑陰一列十三行。額篆書“故漢博陵太守孔府君碑”二行十字。此碑宋人多有著錄,存世最好搨本爲羅氏明搨本,今在故宮,二行“乃”字完好。有正書局、藝苑眞賞社均有影印本。
【集评】:
淸孫承澤《庚子消夏記》:“書法媚美,開鍾元常法門矣。”康有爲《廣藝舟雙楫》:“《孔彪碑》亦至近楷書,熟觀漢分自得之,”又云“隷中之楷也。”楊守敬評此碑:“碑字甚小,亦剝落最甚,然筆畫精勁,結構謹嚴,當爲顏魯公所祖。”李瑞淸跋此碑:“用筆沉着飄逸,大得計白當黑之妙,直與《劉熊》抗衡,學者得此可以盡化板刻,脫盡凡骨矣。”
【赏析】:
孔彪碑的用筆精勁,“沉著飄逸,大得計白當黑之妙。”(李瑞淸語)筆畫娟美秀麗,有溫雅之情。結體方正、嚴謹,看似《曹全》,又不類《曹全》。《曹全碑》能在平正中出變化,例如字的大小、長短、欹側,等等,各具姿態,此碑則遠遠不及。它的結體正如它的用筆,沒有大節奏的變化,是以謹嚴、周到爲宗的。
漢碑中此路作品較多,《史晨》、《張景》、《淮源廟碑》皆屬之。形成此路藝術風格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而漢人的“中和美”思想則是很重要的方面之一。因此,探討孔彪碑的書法藝術風格及其形成,必須把它放在漢代整個文化、思想背景下進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