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三世誥命卷

三世誥命卷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明·董其昌書於大啓五年(1625)。紙本。楷書,共三段,第一段26.2×181.4cm:第二段26.4×233.6cm:第三段26.3×291.8cm。所書乃明喜宗賜予董其昌祖父母、父母及本人夫婦三代誥命。故宮博物院藏。刊於《故宮博物院藏歷代法書選集》(三)、日本《中國書道全集》(七)。

【赏析】:

    董其昌是位善於臨古的高手。可貴的是他臨仿古帖時着意於整體觀照,以意背臨,體味和攝取古帖內在的神韻,汲古意爲我意,化古法爲我法,“如驟遇異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頭面,而當觀其舉止笑語,精神流露處”,“似撫無弦琴者”。因此他依據前賢書風創作的作品,旣有深醇的古人神韻,又表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徵。楷書《三世誥命》較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

    墨迹明顯地脫胎於顏眞卿的楷書,體勢莊重篤實而淸秀豐偉,舒緩而略帶牽引的筆意有行書的味道,也使易於拘板的楷書變得活脫起來。其轉折處不折鋒頓筆,作順勢輕提暗轉使體勢愈顯團圞。董其昌追踪顏、蘇等前賢名迹。但是由於過於追摹古人的意味,筆下往往“率意”輕飄,忽視法度的表現,雖然起止利落潔凈,却缺少那種前賢普遍具有的橫鱗竪勒澀勁老辣意到筆到的功力,多有筆力怯弱之嫌。給人的感覺是點畫淸秀,形美、體媚而沒有筋健骨壯的內含。缺少唐宋巨匠們筆下那種雄偉淸勁眞力彌滿的豐韻。董氏書法風靡一世,是與淸聖祖康熙的推崇分不開的。皇帝賞識並極力倡揚,自然助長了上行下效的風氣。趨於時尙的一些文人書家也傾盡溢美之詞加以貧庸的吹捧,遂使董氏書法對明淸書風影響甚廣。然而平心而論,董氏書法並未達到“超軼前代”、“除却平原俱避席”的巓峰,不要說較之前賢差之遠甚,即與同時代的書家相比,也未必有多少過人之處。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這個古來曾推動書法繁榮却也曾給書法帶來厄運的時代風氣,至今思之不能不使人增加幾分憂慮。

    明代書注,在我國書法史上,堪爲帖學盛行時期。董其昌的書注,以行、楷書爲主,具有深厚師古之功。他遍臨魏晉唐宋名家墨迹,並着重吸收二王、顏眞卿、楊凝式、米芾諸家之長,把二王的俊秀流便,唐人的端重嚴謹、宋人的灑脫勁挺揉合於一體,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卓然成爲明代書法大家。

    此幀書卷,用筆嫻熟,筆筆着實,不摻虛筆,以氣勢墨韻取勝,其結字秀逸遒勁,佈局妥當,疏朗匀稱,別具特點。由此不難看出,董其昌師法古人書法,深得範本神韻,而用筆結字又有自己長處,從而顯示出他淸新淳雅的書法格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