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昌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張燕昌(1738—1814),生於淸乾隆三年,卒於嘉慶十九年。字芑堂,號文魚、文漁、金粟山人等。浙江海鹽人。篆刻從學於浙派開山丁敬,爲丁敬得意門生。長於金石文字之考證,大凡商周彝器,漢唐石刻盡力搜尋,曾於同時代書家、金石考據家梁同書、翁方綱等探討考釋,終日不倦,時有獨到之創見。張燕昌於篆刻一道外,又善飛白書,工畫蘭,著述亦富,有《金石契》、《飛白書錄》、《續鴛鴦湖擢歌》、《石鼓文釋存》、《芑堂印譜》等,是位多才多藝的文人藝術家。
張燕昌篆刻得丁敬生辣氣息,不求甜俗,亦不求定型之程式,興致所至,提刀即刻,所以其印作,除學丁敬一路外,面目甚多。有仿漢者,有仿元者,有仿明者,亦有自創以飛白書入印者。表現了其不爲一家所囿的能動創作觀。“愛吾廬”一印取法丁敬,然其細玩之味,甚不經意,切、澀之刀,仿彿出於稚拙之手,但却給人以一種悠閑之得的神態,在那些不平不直的線條中感受到宕逸的韻律。張燕昌曾云:“刻朱文印,須如白文,先師龍泓徵君能之。正如董文敏論畫,須有士夫氣也。”這種士夫氣,我們還不難在“趣在有無間”、“烈翠樓”等印中感覺到。“古歡樓”一印爲其七十三歲晚年得意之作,似乎使人感受到在平靜的晚年心境中,返歸於童年天眞的情趣,用刀簡捷明快,不加修飾與絲毫不殘損的外邊框渾然一體。此非大手筆,不易得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