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李流芳

李流芳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著名書、畫、篆刻家,文學家。字茂宰,又字長蘅,號檀園、香海、滄庵、檀園老人、愼娛居士等。嘉定人,萬曆舉人。能詩,其詩平正自然。工山水,善用濕筆,墨氣淋漓,其峻爽飛動處似元梅道人吳鎭,所作山水蒼潤華滋。亦兼畫花卉、竹石。又喜縱情山水間,所作小品,淸雋可愛。謝三賓爲知縣時,將李流芳與唐時升、婁堅、程嘉燧三人的詩合編一集,稱爲《嘉定四先生集》。此外李流芳還著有《檀園集》、《西湖臥龍圖題跋》等。

    李流芳篆刻爲時人所重。他的朋友朱簡在《印經》中認爲;“璩元璵、陳居一、李長蘅、徐仲和、歸文休曁三吳諸名士所習,三橋派也。”可見李流芳的主要風格傾向於吳門文彭一派。“懶癖”一印即爲仿文彭印風之作。在一方印中盡量减弱橫線條的作用,而誇張竪線條的作用,乃至一眼看去全印被一樣粗細的十多根竪線平均分割了。今天看來這種作品多少帶有形式主義的傾向,但在明代太倉張灝所輯《學山堂印譜》、《承淸館印譜》中,這樣的印作却被看成是效仿文彭的時尙。何震、蘇宣、歸昌世、梁千秋、程彥明等著名印人,都刻過這樣的作品。

    如果說“懶癖”一印主要反映了宗師的傾向,那麼“山臞澤之”、“每蒙天一笑”二印却比較充分地反映了李流芳自己的追求。他自己曾說:“印文不專以摹古爲貴,難於變化合道耳。”所以這兩方印可視爲以漢印爲宗,而不規規於漢印的佳作。尤其是“山臞澤之”一印,印石稍呈長型,在章法上,作者利用字的結構,造成斜角的對稱關係。由於“山”、“之”二字筆畫少,空地多,因此與”臞”、“澤”二字的密集筆畫形成了強烈的疏密對比和朱白對比,大白大朱,色調十分明快。在用刀上,李流芳也不同凡響,粗獷而潑辣的衝刀,有大起大落之感,加上線條交接處收拾得非常圓潤,更增添了印章的雄強氣勢和厚重之感。“大膽落刀”之後,當然應該“小心收拾”,印邊的敲擊可謂“收拾”之重要一環。此印四字均逼邊,故在敲邊中,作者着意讓“山”、“臞”二字的縱向線條“衝”出邊外,加重了“撑”滿的感覺,氣魄也自然更大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歸昌世

下一篇:汪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