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书法作品欣赏 · 经典文化第一课
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欣赏 > 唐人臨王羲之東方朔畫讚

唐人臨王羲之東方朔畫讚

书法欣赏2024年12月浏览次数:

【简介】:

    東晉·王羲之書摹臨本。絹本。楷書。文一則。凡三十一行,共五百五十八字。26.7×53.8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石渠寶笈初編》著錄。刊於台灣《故宮歷代法書全集》(二),載入《故宮書畫錄》卷一。

【集评】:

    明程嘉燧題胡九淵藏本:“其點畫鋒铩,風骨挺特。”“古賢用筆之意,摹勒精巧,入玄洞微。”淸奕禧題跋:“此卷鋒銛秀挺,仍有畫沙印泥之妙,爲宋搨無疑也。”林佶題此卷:“其鋒鋩刻露,精采飛動。”

【赏析】:

    

    王右軍《東方朔畫讚》永和十二年五月十三日書與王敬仁,書法含蓄秀挺,意趣盎然,成爲後代小楷的光輝典範。此墨迹乃唐代無名書家臨寫之作,已到了毫厘不爽、十分逼眞的地步,不失爲衆多的《東方朔畫讚》臨寫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當然,臨摹如果僅得形似還屬於下位層次,只有從形似中又表現出神似,才進入了高位層次。王右軍此帖點畫骨力勁健,起落轉折,如斷金切玉,乾凈明麗,表現出優雅俏靜,遒麗天成的風貌。看來這位不知名的書家,對於王右軍書法是有較深入的認識。他不僅把每一筆每一字熟諳於心,而且把帖中所蘊涵的意韻和閃耀的精神風貌也都涵泳於心。因此他的臨書能達到形神兼備的較高層次。

    欣賞此作不僅得到一種美的感受,也引起我們的思考。臨寫是再創作,不僅需要功力,還需要較高的審美能力。此其一。其二,如果說此作出於一位無名書家之手,那麼他不也正是反映了唐代社會普遍的書法修養之高?唐代的書法大師們正是在這樣一種特別深厚與肥沃的土壤中長成的參天大樹。其三,通過此作我們也強烈感受到王羲之書法在唐代藝術的“轟動效應”。這種“轟動效應”作爲一種歷史現象,內涵是那麼豐富、深刻,値得研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